免费客服热线
158-2829-8733
免费客服热线
158-2829-8733
中卫市树木评估的流程
发布时间: 2025-07-24 15:42:28 作者: 采编人员
中卫市树木评估流程需结合当地生态属性(防风固沙林、公益林)、产业特征(枸杞等经济林) 及政策要求,形成 “权属核查→类型划分→多维评估→结果核验” 的标准化流程,同时兼顾生态价值量化、经济数据追溯等区域特殊性,具体流程如下:

一、评估准备阶段:明确对象与资料核验,筑牢基础

  1. 确定评估目的与范围
    • 明确评估用途:是用于生态补偿、征地拆迁、资产交易、纠纷调解还是政策制定(如公益林管护资金分配),不同目的对应评估侧重点不同(如征地评估需含搬迁损失,资产交易需侧重市场价值)。
    • 划定评估范围:通过卫星遥感图、林地权属界桩现场确认评估区域边界,区分公益林(如沙坡头治沙林)、经济林(如中宁枸杞园)、古树名木、绿化树等具体类型,避免遗漏或越界评估。
  2. 权属与基础资料核查
    • 权属证明核验:要求委托方提供《林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古树名木登记证》等,确认树木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对权属争议区域需暂停评估,待厘清后再启动。
    • 专项资料收集:
      • 公益林:收集造林档案(造林时间、树种、密度)、管护记录(灌溉、病虫害防治)、生态监测数据(固沙量、碳汇报告);
      • 经济林:收集品种登记证(如宁杞 7 号良种证明)、近 3-5 年亩产记录、投入成本(化肥、人工)、销售合同(明确果实等级与价格);
      • 古树名木:收集树龄鉴定报告、历史保护记录、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如枯枝率、根系状态)。

二、现场勘查阶段:分类型精准调查,量化核心指标

根据树木类型差异,采用针对性勘查方法,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

1. 公益林与生态林勘查

  • 基础参数测量:对柠条、沙枣、新疆杨等,随机抽样(样本量不低于 20%)测量株数、胸径(1.3 米处直径)、树高、冠幅,记录生长密度(株 / 公顷)、存活状态(枯梢率、叶片覆盖率),标注病虫害位置(如天牛蛀孔、蚜虫聚集区)。
  • 生态功能评估:结合中卫干旱风沙特性,重点记录:
    • 防风固沙能力:测量林带阻沙效果(如林前 vs 林后沙粒沉降量)、土壤改良数据(有机质含量变化);
    • 碳汇与水源涵养: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集单位面积生物量(树干、枝叶重量)、年固碳量数据,对水源涵养林需记录林下土壤持水量。

2. 经济林(枸杞、苹果等)勘查

  • 产业特性调查
    • 品种与树龄:确认枸杞品种(宁杞 5 号、7 号等溢价品种需标注),通过年轮或生长记录确定树龄(区分幼树期、盛果期、衰老期);
    • 产量与品质:现场核查结果枝数量、单枝结果数,采集果实样本检测含糖量、等级(特级 / 一级),结合历史亩产数据验证稳定性;
    • 管护水平:记录灌溉方式(滴灌 vs 漫灌)、施肥类型(有机肥 vs 化肥)、修剪强度,评估对产量的长期影响。

3. 古树名木与绿化树勘查

  • 古树名木:测量胸径、树高、冠幅,重点评估健康状况:通过根系暴露程度、树干腐朽率、叶片黄化情况判断生长势,记录周边环境威胁(如周边施工、土壤硬化)。
  • 绿化树与苗木:对园林绿化用的新疆杨、刺槐,记录苗龄(1 年生 / 3 年生)、地径、树形(主干通直度),核查苗圃育苗成本(种子 / 扦插苗投入、灌溉周期);对移栽树木需记录土球大小、成活率保障措施(如生根剂使用)。

三、价值评估阶段:分类型选方法,融合生态与经济维度

根据树木功能属性选择适配评估方法,避免单一维度定价偏差:

1. 公益林与生态林:生态价值为主,成本法为辅

  • 生态服务价值量化:参考《宁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规程》,采用 “功能价值法” 计算:
    • 固沙减尘价值 = 单位面积年固沙量 × 沙灾损失规避单价;
    • 碳汇价值 = 年固碳量 × 区域碳交易市场价;
    • 生物多样性价值 = 物种保护数量 × 单位保护成本。
  • 成本法修正:对人工造林的公益林,叠加造林成本(种苗费、种植费)、管护成本(年均灌溉、防虫投入)× 管护年限,作为价值下限参考。

2. 经济林:收益法为主,市场法验证

  • 收益法核心公式:评估值 = 未来 5-10 年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盛果期按年均产量 × 果实均价 - 成本,衰老期逐年递减),折现率参考当地农业投资回报率(通常 5%-8%)。
    • 示例:优质枸杞园评估 =(盛果期亩产 200kg× 特级果价 60 元 /kg - 年成本 3000 元 / 亩)×10 年(盛果期)÷(1+6%)折现。
  • 市场法对比:收集中卫近期同类经济林交易案例(如枸杞园转让价),按 “亩产量、品种纯度、管护水平” 修正差异,确保评估值与本地市场行情匹配。

3. 古树名木与绿化树:综合价值叠加

  • 古树名木:采用 “成本法 + 文化价值法”,基础价值 = 管护成本(修剪、病虫害防治)+ 修复成本(如支撑加固费用),叠加文化价值(历史传承、景观观赏价值,参考同类古树交易或保护资金标准)。
  • 苗木与绿化树:
    • 幼苗 / 苗圃苗:用 “成本法”= 育苗成本(种子 + 水肥 + 人工)+ 合理利润(10%-15%);
    • 绿化工程用树:用 “市场法” 参考中卫绿化工程招标价,叠加运输费、移栽成活率损耗(如成活率 90% 则评估值 ×1.1 修正)。
Copyrigh © 2007-2024 允评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4114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