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评估流程:养殖场评估是对养殖场整体资产价值及经营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定估算,以下是关于养殖场评估流程的详细内容:
评估流程
明确评估基本事项
与委托方沟通,确定评估目的,如养殖场转让、抵押、融资、合作经营等。
明确评估对象,包括养殖场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养殖品种、养殖规模等具体情况。
确定评估基准日,一般根据评估目的和相关经济行为的需要来确定。
收集资料
收集养殖场的产权资料,如土地使用证、养殖许可证、营业执照等。
收集养殖场的财务资料,包括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以及成本核算资料、销售合同等。
收集养殖场的技术资料,如养殖技术规程、防疫记录、生产统计报表等。
收集当地的养殖行业政策、市场行情、土地流转价格、劳动力成本等相关资料。
现场勘查
核实养殖场的土地面积、土地性质、土地使用年限等土地情况。
检查养殖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圈舍、饲料房、兽医室、沼气池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结构、面积、使用年限、成新度等。
查看养殖设备的配置情况,如养殖设备、饲料加工设备、通风设备、温控设备等的品牌、型号、购置时间、使用状况等。
调查养殖品种的存栏数量、生长状况、健康状况等。
选择评估方法并进行评估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运用选定的评估方法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如采用收益法,要合理预测未来收益和确定折现率;采用市场法,要准确选取可比案例并进行合理调整;采用成本法,要精确核算各项成本和贬值。
编制评估报告
按照规范的评估报告格式,撰写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评估对象概述、评估目的、评估方法、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特别事项说明等。
附上相关的证明材料和数据来源说明,如产权证书复印件、财务报表、市场调研数据等。
审核和提交报告
对评估报告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报告内容完整、逻辑合理、数据无误。
将审核通过的评估报告提交给委托方,并根据委托方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