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拆迁评估的流程
发布时间: 2025-07-10 14:34:10
作者: 采编人员
商丘拆迁评估流程需严格遵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及商丘市本地政策(如《商丘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结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不同属性,流程可分为以下六个核心阶段:
明确评估需求
征收部门(如商丘市住建局、各区征收办)根据拆迁项目性质(如城市更新、道路建设),明确评估目的(如确定补偿金额、产权调换价值),并划定评估范围(具体涉及的街道、地块,需附详细红线图)。
- 示例:商丘某棚户区改造项目,评估目的为 “确定被征收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及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价值”。
选定评估机构
- 征收部门公布符合资质的评估机构名单(需在商丘市备案,具备房地产估价机构三级及以上资质),由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通常 15 日内)协商选定;
- 协商不成的,通过抽签、摇号等随机方式确定(全程由公证机构监督),确保公平性。
- 禁止征收部门单方面指定机构,若存在违规,被征收人可向商丘市住建局投诉。
签订委托合同
征收部门与选定的评估机构签订《评估委托合同》,明确评估对象、基准日(通常为征收决定公告之日)、报告交付时间、费用及双方权利义务。
权属与规划资料核查
评估机构向征收部门、被征收人收集以下核心资料:
- 房屋权属证明(不动产权证、房产证、土地使用证);
- 规划文件(商丘市国土空间规划、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房屋用途、容积率等);
- 历史档案(如房屋建成年代、翻建记录、“住改商” 审批文件)。
- 若权属资料不全(如老旧房屋无房产证),需结合商丘市 “历史遗留房产认定办法”,由征收部门联合社区、住建部门出具认定意见。
市场数据收集
收集商丘本地同类房屋交易案例(如梁园区、睢阳区近 6 个月内同地段住宅、商铺成交价格)、租金数据(用于经营性房屋收益评估)、建筑成本(如砖混结构重置价约 800-1200 元 /㎡)等,为评估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实地查勘
评估人员携带评估对象红线图、权属资料到现场,逐项核查:
- 房屋基本情况:结构(钢混、砖混、砖木)、层数、建筑面积(实测与证载对比)、朝向、层高、装修档次(如简装、精装);
- 附属设施:围墙、车库、地窖、空调移机、太阳能热水器等(需拍照或录像存档);
- 周边环境:区位(如是否临街、距离学校 / 医院距离)、交通(公交线路、主干道)、配套(商超、公园)等,作为区域因素修正依据。
- 被征收人需全程参与,对勘查结果签字确认;若有异议(如漏记附属物),应当场提出并要求补充记录。
特殊情况标注
对 “住改商” 房屋(如一层住宅改为商铺),需核实营业执照、纳税记录(至少持续经营 1 年以上),按商丘政策可参照商业用房评估(但需低于纯商业用房价格);对危房,需标注安全等级(参考《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方法适配性选择
根据房屋类型和商丘市场特点,常用以下方法:
- 市场比较法:适用于住宅、普通商铺(如选取商丘同小区 3 个近期成交案例,修正区位、面积、成新度差异);
- 收益还原法:适用于经营性房屋(如写字楼、临街商铺,测算年租金收益后折现,还原率取 6%-8%);
- 成本法:适用于工业厂房、无交易案例的老旧房屋(按重置成本 - 折旧计算,重置成本参考商丘最新建筑定额);
- 基准地价修正法:用于集体土地或工业用地,以商丘市基准地价为基础,修正容积率、使用年限等。
量化测算
例如:评估商丘某临街商铺(砖混结构,成新率 80%),先选取同路段 3 个商铺近期成交价(均价 1.5 万元 /㎡),修正临街深度(本案临街 10 米,案例临街 15 米,修正系数 0.9)、成新率(案例成新率 90%,修正系数 0.89),最终测算单价约 1.5×0.9×0.89≈1.21 万元 /㎡。
报告内容规范
评估报告需包含:
- 评估对象概况(位置、权属、用途、面积);
- 评估目的、基准日、方法及理由;
- 市场分析(商丘相关区域房地产走势);
- 测算过程与结果(总价值、单价,明确币种及单位);
- 特别事项说明(如权属瑕疵、假设条件)。
- 报告需加盖评估机构公章,2 名以上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签字,并附勘查照片、案例来源等附件。
内部审核
评估机构质控部门审核报告的合规性(如方法是否符合规程)、数据准确性(如交易案例是否真实),确保无逻辑错误或遗漏。
报告送达
评估机构将报告提交征收部门,由征收部门在 5 日内送达被征收人,并告知异议权利。报告有效期通常为 1 年(若商丘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需缩短有效期)。
异议处理
- 被征收人对结果有异议的,自收到报告之日起 10 日内,向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
- 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10 日内可向商丘市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专家委员会由市住建局牵头,成员包括资深估价师、建筑师等);
- 专家委员会出具的鉴定意见为最终技术结论,若评估报告存在错误,评估机构需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