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进行树木评估时,评估结果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准确性需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地方规章及实际材料四大类依据,具体可分为以下五个层面:
国家层面的法律是树木评估的 “底线准则”,明确了评估的法定框架、主体权责及禁止性规定,核心包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实施条例》
- 界定了树木(尤其是林地内树木)的权属、保护范围,规定 “采伐、移栽、征收林地树木需进行价值评估”,明确评估机构需具备法定资质。
- 要求评估需兼顾 “经济价值” 与 “生态价值”,禁止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森林生态功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 针对城市建成区内的行道树、公园树木、小区绿化树,规定 “因工程建设需要迁移、砍伐树木的,必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由专业机构评估补偿费用”。
- 《资产评估法》
- 规范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要求评估过程需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评估报告需具备法定要件(如机构盖章、评估师签字)。
地方规章结合郑州实际细化了评估标准,是实操中最常引用的依据,核心包括:
- 《郑州市城市绿化条例》(2021 年修订)
- 明确郑州城市树木评估的适用范围(含建成区及近郊重点绿化区域)、补偿标准原则(“按照树木的实际价值、生态价值及迁移养护成本核算”)。
- 规定 “胸径 20 厘米以上的乔木、古树名木的评估,需报市城市管理局(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郑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18 年)
- 针对树龄 100 年以上的古树、稀有树种(如银杏、水杉),单独规定评估依据:需 “结合树龄、生长状况、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及养护成本”,且评估机构需由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定。
-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规范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管理的通知》
- 明确郑州树木评估机构需具备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丙级及以上)”,并在省林业局备案,禁止无资质机构承接评估业务。
- 《郑州市建设项目占用绿地和迁移、砍伐树木管理办法》
- 细化工程建设中树木评估的流程依据(如 “先评估、后审批”),规定补偿评估需包含 “苗木费、种植费、养护费、生态损失费” 四项核心内容。
技术标准是评估过程中 “如何测、如何算” 的实操指南,确保评估方法科学、数据准确,核心包括:
- 森林资源调查类标准
-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规定树木基础参数测量方法(如胸径、树高、冠幅的测量位置和工具要求),是现场勘查的核心技术依据。
- 《森林调查技术规程》(LY/T 1607-2020):明确树木年龄推断、生长势分级的标准(如通过年轮取样、树皮厚度估算树龄)。
- 价值评估类标准
-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林计发〔2006〕291 号):规定树木评估的核心方法依据(如重置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现值法的适用场景和计算公式)。
-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指导郑州城市树木生态价值核算(如固碳释氧、滞尘降噪、涵养水源的价值计算系数)。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 82-2012):用于核算树木移栽、养护的成本参数(如不同规格树木的种植人工费、养护周期标准)。
- 古树名木专项标准
- 《古树名木评价规范》(LY/T 2733-2016):规定古树名木 “健康状况分级、价值评分体系”(如文化价值占比、科研价值评分标准),是郑州古树评估的直接技术依据。
评估中的价格、成本等动态数据需以郑州本地市场实际为依据,确保结果贴合实际,核心包括:
- 本地苗木市场价格数据
- 郑州及周边苗木基地(如中牟苗木产业带、荥阳苗圃)的近期交易记录(近 6 个月内同类苗木的批发价、零售价)。
- 郑州大型花卉市场(如陈砦花卉市场、双桥花卉市场)的价格行情,用于市场比较法中的 “案例匹配”。
- 工程与养护成本数据
- 郑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公室发布的《郑州建设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园林绿化工程定额》,用于核算 “种植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养护费”(如胸径 15cm 法桐的移栽成本定额)。
- 历史评估与案例依据
- 郑州辖区内同类项目的评估报告(如既往道路扩建中的树木补偿评估案例),尤其是林业、城管部门备案的公开案例,可作为参考依据。
- 权属与养护档案依据
- 树木的权属证明材料(林权证、土地使用证、小区业主委员会出具的产权证明),用于确认评估对象的合法性。
- 树木养护档案(如移栽时间、修剪记录、病虫害防治记录),用于推断树木生长势、剩余寿命,影响价值核算结果。